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

文化中國行·詩意節(jié)令丨大寒:明朝換新律 梅柳待陽春

2025-01-20 10:07
來源:新華網(wǎng)

新華社記者楊金志、郭慕清

今日大寒,以冬之落幕,作春之序曲。

大寒,二十四節(jié)氣的最后一個節(jié)氣,帶著徹骨的冷意,為一年的時光畫上句點;又似一把鑰匙,悄然開啟春的序章。

這一年,“詩意”與“節(jié)令”輝映,像是既古老又浪漫的奇遇,在平靜的生活里細數(shù)歲月的刻度;這一年,在古人浩蕩的詩情里,十里春風、陣陣松濤、蒹葭蒼蒼、千山暮雪的美妙字眼和情景,都曾在泛黃的紙張上躍動;這一年,見過林風輕拂翠竹、溪水潺潺伴清音,也見過山月照彈琴、寒窗寂寂思故人……

時光如斯,節(jié)令更迭,從立春的微風拂面,到大寒的朔風凜冽,每一個節(jié)氣都是一幅絕美的畫卷,每一首詩詞都是一曲悠揚的樂章。歲暮大寒,懷揣詩意,便不覺寒冷。

古人將大寒分為三候:一候雞乳,大寒節(jié)氣開始光照增加,母雞便可以孵小雞了;二候征鳥厲疾,鷹隼之類的征鳥,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(tài)中,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,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御嚴寒;三候水澤腹堅,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,且最結(jié)實、最厚。

大寒節(jié)氣的民俗活動豐富多彩,具有濃厚的傳統(tǒng)文化內(nèi)涵。食糯是其中一項,人們會吃糯米飯等,寓意著健康與好運;有的地方還有“做牙”習俗,即祭祀土地公。此外,臨近春節(jié),掃塵和糊窗也是大寒時常見的民俗活動,人們通過大掃除和貼窗花等方式,辭舊迎新,祈求來年的吉祥與順利。

華東師范大學民俗學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表示,大寒時節(jié)被認為是一個自由的時節(jié),傳說大寒到了,民間可以自由動土基建、修繕房屋,沒有禁忌。實際上,這也是辛苦一年的民眾心理放松的時節(jié)。

大寒歲末,萬物蟄伏,卻也孕育著新生的希望。在古人的詩行間,人們領(lǐng)略了“大寒雪未消,閉戶不能出”的靜謐,也感受了“豈如凌霜葉,歲暮藹顏色”的堅韌。待到春回大地,續(xù)寫屬于自己的詩意篇章,讓生活在這流轉(zhuǎn)的時光中,綻放出別樣的光彩。

寒盡,春生。在古人很多詩詞中,都蘊含著濃濃的希冀。比如,唐代詩人元稹曾作《詠廿四氣詩·大寒十二月中》。詩曰:“臘酒自盈樽,金爐獸炭溫。大寒宜近火,無事莫開門。冬與春交替,星周月詎存?明朝換新律,梅柳待陽春?!?/p>

這首詩開篇寫到,臘月里,把美酒斟滿杯,讓炭火暖心扉。詩人勸誡人們應(yīng)順應(yīng)時節(jié),圍爐取暖,非必要不出門。與此同時,面對季節(jié)交替,詩人看到的是勃勃生機:梅花楊柳,迎春而待。整首詩的筆觸溫馨、自然,不僅傳遞了詩人對時節(jié)更迭的感受,更展現(xiàn)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。

宋代詩人黃庭堅,曾作一首五言律詩《歲寒知松柏》,每到隆冬臘月、天寒地凍時,其中幾句總會被人提及:“群陰雕品物,松柏尚桓桓。老去惟心在,相依到歲寒?!痹娙嗽谶@里通過描繪松柏在嚴寒中的堅韌與頑強,表達了詩人對堅韌不拔之精神的贊美,以及對人生哲理的思考,發(fā)人深思。

歲末終章,向暖而行。經(jīng)過冬寒凌冽的歷練,才是春暖花開的未來。愿天下人,漂泊有歸宿,前程有奔赴,春日可期,絢爛可待。

責任編輯:王靜

熱門推薦

精品系列人妻无码,国产综合欧美另类一区二区,国产成人愉拍免费视频,最新看片国产精品